突发!苹果公司,被罚140亿!

扬科启航 45706

美股概况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收跌。大型科技股表现分化,特斯拉跌超7%,谷歌跌近3%,苹果跌超2.54%,Meta、亚马逊、奈飞、微软跟跌。

部分人工智能概念股涨幅居前,超微电脑涨超18%,股价创历史新高,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宣布,将超微电脑纳入标普500指数。英特尔涨超4%,英伟达涨超3%续创历史新高。

热门中概股普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3.97%。理想汽车跌超13%,微博跌超9%,小鹏汽车跌超8%,蔚来、唯品会跌超7%,京东、爱奇艺跌超4%,拼多多、阿里巴巴、百度跌超3%,腾讯音乐跌超2%,网易跌超1%,满帮小幅下跌。哔哩哔哩涨超3%,富途控股小幅上涨。

商品市场方面,国际油价下跌,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23美元,收于每桶78.74美元,跌幅为1.54%;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75美分,收于每桶82.8美元,跌幅为0.9%。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4月黄金期价4日上涨30.6美元,收于每盎司2126.3美元,涨幅为1.46%。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发3300亿元

突发!苹果公司,被罚140亿!

周一,特斯拉股价低开低走,跌逾7%,报收188.14美元,市值一夜蒸发461亿美元,约合3323亿元人民币。

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显示,52岁的马斯克现在的净资产为1977亿美元,被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的2003亿美元超越。这是60岁的贝佐斯自2021年以来首次成为世界首富。

有分析指出,特斯拉周一的大跌,与其最新在中国的销售数据有关;此外,特斯拉1月在中国开启的降价以及上周推出的新的激励措施,均凸显市场竞争压力之大。

3月4日,乘联会发布2024年2月乘用车主力厂商新能源批发销量预估数据:比亚迪批发销量121748辆,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60365辆。

特斯拉的销量同比下降19%,创下2022年12月以来最低。需要注意的是,2月份正值中国农历新年假期,汽车购买活动减少。

3月1日,特斯拉宣布Model 3、Model Y限时特惠,3月底前提走Model 3/Y,最多可享优惠3.46万。本次特斯拉降价颇为低调,没有直接调降车价,而是以保险补贴、车漆福利“等名目促销。Model 3后驱版新车价245900元,保险补贴后低至237900元。Model Y后驱版新车价258900元,保险补贴后低至250900元。

此外,1月中旬,特斯拉对全新车型Model 3焕新版在中国市场的售价进行了下调,Model 3后驱版价格下调1.55万元,长续版降价1.15万元。Model Y后驱版价格下调7500元。

英伟达市值创新高

截至周一美股收盘,英伟达上涨3.6%,刷新盘中历史高位至852美元上方,市值达到2.1万亿美元,超过沙特阿美的2.01万亿美元。

上个月,英伟达公布的财报显示,去年四季度营收、利润、一季度指引均超预期。英伟达营收和利润已连续三个季度创历史纪录,2024全财年营收增长126%。核心业务方面,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09%至184亿美元,主要是由大模型、推荐引擎和生成式AI的强劲需求推动。

据媒体报道,骏利亨德森投资(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投资组合经理克洛德(Richard Clode)对记者表示,自2023年年中以来,市场对英伟达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其2025年及以后的增长趋势,而非当下的强劲业绩表现,“通过今年初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及最近的财报,英伟达已在很大程度上向市场证明,其发展不会很快陷入停滞。”

苹果被罚超18亿欧元

3月4日,欧盟委员会官网消息称,欧盟委员会对苹果公司处以超过18亿欧元的罚款,原因是苹果公司滥用其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通过其苹果商店App Store向iPhone和iPad用户(“iOS 用户”)分发音乐流媒体应用程序。

欧盟称在基础罚款金额之上对苹果公司追加18亿欧元罚款,作为对苹果的“威慑”,但它没有说明基础罚款金额是多少。

欧盟委员会对苹果的罚款由瑞典音乐流媒体服务应用程序Spotify对苹果的投诉而引发。2019年,Spotify向欧盟投诉了苹果利用其垄断地位限制用户获取其他音乐流媒体服务,并反对苹果App Store收取30%的抽成费用。

欧盟反垄断机构认为,苹果对其他流媒体音乐服务商的限制构成了不公平的交易条件。欧盟反垄断主管玛格丽特·维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十年来,苹果滥用了其在通过App Store分发音乐流媒体应用市场的主导地位,他们通过限制开发商向消费者告知苹果生态系统之外提供的更便宜的替代音乐服务来实施垄断,违反了欧盟反垄断法的规定。”

据报道,苹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计划对这一决定提出上诉,称“尽管监管机构未能发现任何消费者受到伤害的可信证据”,但该决定仍已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