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稳健发展,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作为关键电子元件,其市场规模与应用需求持续扩大,而作为其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离型膜材料,MLCC离型膜国产替代进程正在加速。
4月28日晚间,双星新材发布2023年年报。公告显示,公司MLCC离型膜业务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客户拓展等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公司创新开发的高容系列MLCC离型膜实现稳定供货,并且荣获三环集团“2023年度优秀供应商”,国内、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公司作为全球BOPET行业的领航者,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丰富的产业经验,积极布局MLCC离型膜业务,未来有望借此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国产替代趋势加速,市场机遇显现
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是全球用量最大、发展最快的基础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在下游消费电子、电动汽车等领域。离型膜是MLCC流延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耗材,主要用于流延时承载陶土层,因MLCC需堆叠上百至上千层陶瓷介质,故需消耗同样数量的离型膜。同时,MLCC离型膜对剥离性、光滑性等性能要求极高,且要求薄膜厚度均匀一致、离型力适中,且干燥后可轻易剥离等,因此MLCC离型膜制备技术门槛非常高。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MLCC产能正逐步向中国转移。一方面,日本、韩国等 MLCC 企业在国内纷纷扩产,如2022年年底,村田子公司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投资445亿日元在无锡动工兴建MLCC材料新厂房,预计2024年完工;三星电机2023年在釜山、天津两地扩增总计20亿只/月的车用MLCC产能。另一方面,国内终端厂商开始将供应链向国内转移,风华高科、三环集团等国内 MLCC 制造企业扩产幅度巨大。随着海外巨头在国内扩产,以及国内MLCC制造企业的加速布局,国产MLCC离型膜厂商有望凭借本地供应和服务优势抢占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进而加快 MLCC 离型膜产业链国产化替代进程。
此外,在市场需求层面,随着汽车电子、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迅猛发展,MLCC的应用范围和用量持续扩大,对离型膜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高容量、小型化、高频化的高端产品,对离型膜的平整度、耐热性、离型力等指标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这为具备先进技术、产品质量稳定且能够提供定制化服务的本土离型膜供应商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其中,以双星新材等为领军的BOPET厂商正逐步实现产品技术突破,推动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并举,开启MLCC离型膜新篇章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MLCC离型膜的需求量高达167.7亿平方米,市场规模可达311.5亿元。双星新材作为全球BOPET行业翘楚,近年来,公司凭借其在光学膜、新能源材料等领域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和产业经验,敏锐捕捉到MLCC离型膜市场的巨大潜力,早在几年前便开始布局这一高端领域,蓄力打造业务成长新曲线。
据了解,双星新材于2019年布局MLCC离型膜基材,并在当年6月申请发明专利《一种MLCC离型膜基膜及其制备方法》。依托工艺经验积累,公司于2020年实现MLCC基材产品的稳定生产,并批量外供日韩企业。2021年公司开始纵深产业发展,申请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堆叠陶瓷坯片的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并开始研发生产MLCC离型膜产品,并于最终实现从原料到基材到终端产品的MLCC离型膜全产业链生态系统。
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实力、可靠的产品质量和稳定的供应能力,2023年双星新材与三环集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双星新材专门成立了针对高容MLCC离型膜的研发队伍,深化与三环的技术合作,并于当年成功完成高容MLCC离型膜的开发,并进入批量供货阶段。基于高容MLCC离型膜供应端的突出表现,双星新材被三环集团评为“2023年度优秀供应商”。鉴于公司在技术研发、客户合作等方面的积极进展,公司离型膜的产能建设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动中。
来源:公司官网
分析人士指出,在国内MLCC制造商扩产与产品升级的双重驱动下,MLCC产业链配套材料国产替代进程将持续提速。双星新材通过与行业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紧随行业发展趋势,深度参与并受益于这一产业升级过程。在此背景下,双星新材在MLCC离型膜细分市场上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并有望借力行业发展势头,在技术研发上取得关键突破,进一步提高其在MLCC离型膜市场的份额及竞争力,有力推动我国离型膜材料的自主研发和国产化进程。
展望未来,随着MLCC行业复苏,双星新材有望倚仗其在MLCC离型膜产业的技术领先地位以及规模化生产能力,构建新的业绩增长点。借鉴其光学膜十年“膜”一剑的成功,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当前光学膜业务保持快速增长(粗略来看,光学膜销售收入增幅超40%),公司的MLCC离型膜产品作为后起之秀,预期将续写光学膜辉煌,构筑公司第二成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