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李立中(梅兰芳纪念馆馆长)
梅兰芳是享誉世界的京剧艺术大师,是20世纪中国戏曲史、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今年是梅兰芳诞辰130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京剧院、梅兰芳纪念馆、泰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一系列丰富精彩的纪念活动。无论是开展纪念活动,还是研究梅派艺术,其最终目的是在继承梅兰芳艺术遗产和精神遗产基础上,推动京剧艺术的创新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对梅兰芳弥足珍贵的艺术精神及其价值进行再思考、再提炼。
梅兰芳在《生死恨》中扮演的韩玉娘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集大成者
每当提及梅兰芳,我们就不能不提到他编演的多部时装新戏和古装新戏,以及他对京剧舞美、服饰、容妆、伴奏等进行的大胆改革。他进一步发展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逐渐形成了中国京剧艺术中独具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梅派艺术之所以能够承上启下、影响深远,是因为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守正创新。
梅兰芳对旦行的创新改革是建立在他对京剧艺术本体的全面掌握基础之上的。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他的祖父梅巧玲是位列“同光十三绝”的名旦。父亲梅竹芬亦工旦行,颇获称誉,惜英年早逝。梅兰芳九岁(1902)开始学京剧青衣,十一岁(1904)登台。梅兰芳在十八岁以前,唱的都是正工青衣戏,宗的是被称为“以典型纯正之青衣见知于世”的时小福一派。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中,梅兰芳曾回忆,他的开蒙教师、时小福的弟子吴菱仙告诫他,“每一段唱,必须练到几十遍,才有坚固的基础。如果学得不地道,浮光掠影,似是而非,不但会走样,并且也容易遗忘”。吴菱仙教授的《二进宫》《桑园会》《三娘教子》等三十余出传统经典青衣戏,不仅使他熟练掌握了青衣手眼身法步等基本功,还使他深刻理解了京剧的审美,是他创新的坚固基础。到民国初年,梅兰芳在实践中敏锐感到,传统青衣的表演单调呆板,已不适应时下人们的审美喜好。他开始向将青衣、花旦的表演融为一体的王瑶卿学习花衫,通过转益多师、博采众长不断丰富表演风格。1917年,梅兰芳荣膺《顺天时报》读者票选的“剧界大王”,标志着旦行逐步接替老生行引领京剧艺术发展。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旦角相继声名鹊起,梅兰芳居“四大名旦”之首,自此旦行走向京剧舞台中心,创造了京剧的鼎盛时代。
除了在戏曲艺术上的勤奋努力和潜心钻研外,梅兰芳辉煌艺术成就的取得也与他广泛汲取各类艺术滋养密不可分。聚集在梅兰芳身边的名贤雅士,既有旧式文人墨客,亦不乏新派知识分子,梅兰芳谦虚好学、洁身自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愿意相聚在梅兰芳周围,纵论古今、谈文说艺,这种文化氛围使梅兰芳的文化修为和审美鉴赏力得以显著提升。在其个人与师友的共同努力、亲密合作下,梅兰芳逐渐成长为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集大成者。随着梅兰芳声誉日隆,他的眼光也逐渐投向了世界。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他坚守中华文化的本位立场,开展访日、访美、访苏之行,不仅成为中国戏曲艺术海外传播的先行者,更以高尚的艺德品性、高超的艺术造诣、高度的文化自觉,让世界对中国戏曲艺术刮目相看,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体系从而成为国际公认的经典表演艺术体系之一。
梅兰芳为救济各地受灾民众义演的戏单
1945年,得知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消息后,梅兰芳绘就了这幅《春消息》,表达内心的喜悦。
“国重于家,德先于艺”家训的践行者
除了在“艺”上至善至美的追求外,梅兰芳一生更为着力、更为看重的便是“德”。评价梅兰芳“德艺双馨”并非溢美之词,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落脚点。
梅兰芳秉承良好家风,做人和善谦虚,各界人士以及媒体多称他虚怀若谷。他乐于助人,积极参与社会各种公益活动,其中义务戏演出就是他经常组织参与的重头戏。这些义务戏演出,或是救助贫苦同业,或赈济灾荒,或爱国筹款,梅兰芳作为最具号召力的演员都当仁不让,从未缺场。如果说,谦虚谨慎、乐善助人等艺德是梅兰芳对祖父辈家风的传承,那么,面对民族危亡的“胸怀大义”“舍生取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不惧年高、不辞辛劳为工农兵奉献艺术,践行自己“艺术劳动者”的人生定位等,则是梅兰芳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对家风家训“国重于家,德先于艺”作出的最为生动的注解。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猖狂野心和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让梅兰芳预感到形势严峻。他在上海连续赶排《抗金兵》《生死恨》等剧目,希望通过京剧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抗金兵》中的梁红玉、《生死恨》中的韩玉娘,坚贞刚毅、外柔内刚,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女性的爱国情怀。梅兰芳将强烈的民族情感融入角色之中,表达出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其说是梅兰芳赋予这些戏剧人物以高尚品质,不如说这些人物正是梅兰芳个人品质与气质的投射。
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多次拒绝日寇邀请其登台演出以粉饰太平的无理要求。为此,梅兰芳蓄须明志,在艺术巅峰的演艺年华主动不登台演出。面对日本侵略者下达的最后通牒,他在深思熟虑后请私人医生连打三针伤寒针,以重病的代价进行抗争,用自己的身体和意志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展现出高洁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1949年,梅兰芳接受党和政府的邀请,从上海回到阔别已久的北京,见证了新中国诞生的伟大时刻。自此,梅兰芳以文艺工作者、人民艺术家的新身份,带领剧团踏遍祖国大江南北,远赴前线为部队战士表演,深入内地为工农群众服务,足迹遍及全国17省。
他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这样说道:“有些人一定不能完全了解,我为什么偌大年纪,还要拼了老命这样唱法……主要的原因,却是因为我还有观众……同时还要把几十年来从老前辈那里学来的一点艺术上的精华,在这么广大的观众面前,完完全全地拿出来,供后一代年轻艺人们参考。”作为一代戏曲艺术大师,梅兰芳在艺术传承与经验的总结上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将挖掘和培养戏曲人才、传承梅派艺术视为一项重要工作,为戏曲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不断演出和学习中,梅兰芳的视野格局、思想和世界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进一步明确了“艺术为何人服务”的目标和定位,人生也随之进入新阶段。
1959年,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梅兰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创排出他的最后一部新剧《穆桂英挂帅》为国庆献礼。在《入党志愿书》中,梅兰芳将自己定位为一名“艺术劳动者”,这是他追寻一生后给出的笃定答案。在梅兰芳看来,先于艺的“德”已不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美德、艺德,而是上升到家国层面的公德、大德。这也正是梅兰芳及其艺术精神直至当下仍值得我们纪念和传承的原因与价值所在。
梅兰芳《抗金兵》戏照
最深的缅怀是弘扬,最好的纪念是传承
回顾梅兰芳波澜壮阔的艺术人生,可以说,他向我们展现了:如何熔炼传统艺术和时代精神以铸就新的典型,又如何超越时势去达成人格道德的完美。他勤奋刻苦、博采众长、汲古开新、追求至善至美的艺术精神,虚怀若谷、洁身自好、团结同仁、热心公益的个人品德,坚守传统、立足本位、放眼世界、交流互鉴的文化情怀,铁骨铮铮、舍生取义、激发斗志、同仇敌忾的民族气节,艺术为民、甘于奉献、爱国敬党、勇当先锋的奋斗品格,永远值得后人珍视与学习。
今年的系列纪念活动,正是围绕梅兰芳的这些特质展开。4月,“梅兰芳主题当代美术创作作品巡展”以梅兰芳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研习、转化与造诣为引,启迪新一代文艺工作者。7月,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的“梅艺今辉——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年展”精心遴选出200余件与梅兰芳艺术生涯密切相关的展品,包括手稿、书画、古籍、戏衣、戏单、乐器、唱片等,全方位展现梅兰芳的艺术造诣、文化人生和家国情怀。9月,历经一年多的修缮和展陈升级,梅兰芳纪念馆重张开放,常设展陈展出实物85件(套),图片近200幅,生动勾勒梅兰芳从“剧界大王”到“最美奋斗者”的艺术历程;在恭王府开展的“九畹华姿——梅兰芳戏曲表演手势展”则着眼于梅兰芳特有的53式兰花指,含苞、垂露、含香、吐蕊……这些结合剧中人物思想设计出的指法,形象阐释了梅兰芳用一生创造“美”的艺术追求。11月,“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年纪念活动的热度到达顶点。
最深的缅怀是弘扬,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梅兰芳艺术作品的千般妙相与其人生经历之万种风光,相互辉映,臻于至善至美,时至今日依然保持着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尽管时光更迭,美的艺术会代代相传,梅兰芳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这个新的时代会愈发熠熠生辉,带给我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
本版图片由梅兰芳纪念馆提供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25日 16版)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