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大教育上半年预计盈利超7000万 高考季带来个性化教育培训强周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学大教育(SZ:000526)7月15日发布2023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7000万元-9000万元,同比增长50.36%-93.33%。
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的个性化教育培训业务处于较强周期,同步深入开展职业教育、教育数字化、文化服务等业务,增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2021年“双减”后,学大教育业务遭遇动荡。学大教育创始人金鑫曾表示,K9培训业务占学大整体营收的40%。
2021年,学大教育营收25.3亿元,2022年下降28.9%至18亿元。不过,经过降本增效,学大教育在2022年扭转了前一年的巨亏,实现1089万元的盈利。
进入2023年,学大教育的业绩继续稳健回升。一季度营收5.2亿元,同比微增4.46%。但实现净利润509万元,同比增长334.46%。上半年预计净利润高达7000万元以上,意味着学大教育二季度环比增长明显。
学大教育二季度业绩增长,个性化教育培训很可能是重要牵引。这主要是面向高中生的个性化培训,以及高考复读生、艺考生的全日制培训业务,学员在6月参加高考,因此二季度是该业务的强周期。
学大教育今年4月发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个性化学习中心近270所,覆盖主要一、二线城市,并辐射三、四线城市。全日制教育业务增长较快,已经在全国布局了30余所全日制培训基地。
职业教育是学大教育的转型重点。中职教育方面,学大教育收购了大连通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东莞市鼎文职业技术学校,托管了青岛西海岸新区绿泽电影美术学校等民办中职学校。
学大教育一定程度上可以复用个性化教育培训业务的能力,与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共同开展职教升学、职教高考、职普融合、专业共建等方面的合作。
高职教育方面,2022年年报显示,将围绕集成电路、半导体、人工智能、云计算网络等产业方向,与国内高职类、职业本科类院校开展专业共建、二级产业学院建设、混改及投资并购等合作。
产教融合方面,2022年年报显示,将依托上游产业的优势、股东及战略投资者在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等领域的资源优势,做好产业、院校、企业的“连接器”。
产教融合持续迎来政策利好。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支持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这是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包括9所普通高校、30多所职业院校、中国中车及其40多家所属制造类子公司,5个产业集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支持单位参与。
目前,世纪鼎利、中公教育、安博教育等境内外上市公司均已开展或探索开展产教融合业务。
文化服务是学大教育一项全新业务,目前已在深圳、北京等地开设了多家句象书店,打造集图书销售、共享阅读、图书借阅、儿童成长、咖啡文创、文化沙龙、空间租赁等文化业态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空间。
金鑫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开书店主要是为了响应国家对‘全民阅读’的倡导,在商业模式上,书店可以吸引一定的人流,我们将客流沉淀下来,可以围绕这些用户开展创新业务。”
随着利润的增加,学大教育的现金状况也在持续改善。
7月10日,学大教育公告称,向紫光卓远偿还借款本金3亿元,目前,剩余借款本金金额约为7.14亿元。几天前的7月1日,学大教育已公告称,全部偿还了另一个债权人芯鑫保理的1.01亿元借款。
这些借款源自2016年学大教育从美股私有化回归A股,当时,学大教育关联公司共向紫光卓远等债权人借款23.5亿元。
一季报显示,学大教育前3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2.3亿元,流动资产12亿元。